详细信息
经济参考报--2018国企国资改革将打造升级版
编者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能否成功关系国家命运,关系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国企国资改革落地见效之年。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可以预见2018年国企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迎来全面改革施工期。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国企改革迎破竹之势”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2018年国企国资改革将迎来完善升级版。《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要求,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变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预计以授权经营体制为主的国资改革,将成为新一轮改革的“牛鼻子”,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出台后,放权、授权范围将进一步细化和扩大。同时,相关监管机构也在酝酿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相关公司的组建势必加快,综合性改革将深化。
近几个月来,彭亮一直处于煎熬的等待状态。2017年8月28日,他所在的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宣布重组,三个月后国家能源集团正式挂牌。“目前还不知道影响有多大,就看后期具体怎么改了。”
这种改革带来的明显冲击并不是个例。随着前两年“1+N”政策框架的形成和十项试点的推开,2017年国企国资改革进入施工期,迎来落地见效之年。2017年前11个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67397.6亿元,同比增长14.5%,利润总额26008.1亿元,同比增长23.5%。中央企业实现营收2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利润总额13253.3亿元,增长17.2%,增速创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
国务院国资委提供的一系列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9日,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已全部批复完毕,各省级国资委出资企业改制面达到95.8%。87家中央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已在重点领域确定3批50家混改试点企业,中央企业中已开展混改企业户数占比达68.9%。成功实施3组7家企业重组,监管央企户数由2003年的196家调整至98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31家省级国资委出资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已经完成。
改革并不止于此。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做强做优做大的着力点从企业变为资本,以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为重要内容的国资改革被摆在突出位置。”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长期以来,国企改革受国资改革拖累,主管部门成为改革主体,企业则成了执行主体,企业经常不能决定自己的改革命运。2018年以国资改革为主,是找准了症结,牵住了国企改革的“牛鼻子”。
由管实物形态的国有企业向价值形态的国有资本转变,首先是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关键是经营权的“放”“让”“授”。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强化了3项管资本职能,精简43项监管事项。其中,授权8项,涵盖了经理层成员选聘、业绩考核、薪酬管理以及职工工资总额审批等企业呼吁多年的事项。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文中强调,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监管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落实保值增值责任,提高监管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
李锦认为,2017年央企公司制改革后,国家以股东的形式参与,国有企业不再是行政性企业,为“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路径铺平了道路,预计2018年国资委将进一步放权、授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开。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表示,出台国资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后,监管将更细化,会有很多新的内容。
而改革国资授权经营体制,着力点还在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2014年起,国务院国资委先后选择了国投、中粮等8家央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并选择诚通、国新2家央企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37家省级国资委中,有21家改组组建了52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李锦表示,2018年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改革势必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就是建立三层框架,把权力授给投资公司、经营公司与实体公司,相关公司的组建将扩围。胡迟也判断,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改组组建的步伐势必加快推进,运营模式也会在国企国资改革发展中进一步得到明确。